黑皮果蔗
□ 鄭 雪/文 陸俊全/圖
初冬的一天上午,我們騎著電動車沿著明江河畔,一路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塊長勢良好的黑皮果蔗,蔗條差不多有兩人高,已剝去老殼的蔗條黝黑靚麗,猶如黑衣美女披著綠色的辮子在跳踩高蹺舞。黑皮果蔗與旁邊成熟金黃還沒收割的稻子及田地間一棟棟白色靚麗的樓房,形成一道黃、黑、綠、白四種顏色組成的獨特風景線。
20分鐘后,我們便來到思陽鎮華加社區馱割屯黑皮果蔗種植基地,看到了幾輛外地車牌號的農用車駛進華加社區叫安村婆江屯的地頭等待收購黑皮果蔗。蔗農正在忙著砍收果蔗,他們砍甘蔗不用刀,也不用小鋤頭,而是用小鏟子。一人手扶甘蔗一人用小鏟子砍收,鏟砍的甘蔗橫放在蔗垅上,經過削蔗根、剝蔗殼、砍蔗尾,然后把蔗條搬放在一起綁成捆準備裝車,有的人還邊忙邊哼著快樂豐收的歌謠。他們看見我們來了熱情打招呼,一位大媽削了一根又大又長的甘蔗讓我們品嘗。黑皮果蔗軟脆清甜汁多,吃了宣肺潤燥止渴、和胃解疲除熱,很是舒爽。一位蔗農說,這塊地估計畝產十多噸。他還說,鏟砍甘蔗能砍到蔗條貼近地面的根部,這樣既不浪費,又可以使第二年甘蔗的發芽率提高,且蔗芽長得健壯。甘蔗根部的含糖量高,鏟砍不單能提高今年甘蔗的產量,還能使明年甘蔗更加豐收。
上思縣豐甜黑皮果蔗產銷專業合作社的梁社長說,進入國慶以后,華加社區的馱割、那加、百計、六鄧、地鑾、平萬、平柳和叫安村婆江等十幾個屯連片種植的3000多畝黑皮果蔗,就開始陸續砍收上市。這些屯的黑皮果蔗節疏莖大、皮薄肉脆、清甜爽口,深深地吸引區內外的商販前來地頭收購,根據蔗條大小不同分為不同的等次,批發價為1~1.7元/公斤,零售價為1.2~2元/公斤。
華加社區的王支書介紹說,那加至叫安鎮這一帶村莊的土地在明江河畔,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排灌方便,保濕性強,是黑皮果蔗種植的好地方。種植前半個月深耕,犁耙粉碎泥土,過去用耕牛犁耙,農村實現機械化后使用鐵牛,起畦寬1.1~1.2米、高25~30厘米,先開條溝施草木灰、有機肥、花生麩等混合肥做基肥。栽植前將果蔗種外殼剝掉,用利刀輕砍蔗條分段,每段至少有3個節、3~4個健壯芽,用石灰水或多菌靈液浸泡消毒一天,在畦中央開寬26~28厘米、深20~22厘米的平底種植溝,雙行淺播,用草皮泥或碎土覆蓋,冬天要蓋地膜保溫。栽植10多天,蔗芽破土出苗后,要加強肥水管理。果蔗生長旺盛時期要施肥培土,注意防旱,遇洪澇要及時排除漬水,還要及時防治病蟲害。
黑皮果蔗,別名拔地拉,也叫黑皮甘蔗,是從國外引進的甘蔗,是廣西70年代以來主要的栽培品種,也是上思縣思陽鎮華加社區和叫安鎮叫安村的經濟特色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