吒祖村:從“空殼村”變成了“富美鄉村”
防城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雪妮 通訊員 曹曉玟
隆冬時節,在東興市江平鎮吒祖村,村民正忙著為中藥百部育苗,小孩在屋前奔跑嬉戲,老人們在陽光下閑聊,不時傳出陣陣歡聲笑語……一幅和諧美好的畫卷呈現在眼前。誰能想到,曾經的吒祖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空殼村”。
吒祖村有2個自然屯,14個村民小組,共447戶2317人,其中黨員46人。以前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作物種植、畜禽養殖、外出務工和政策性補助。雖然交通便利,但受自然條件和資金、技術等因素制約,一直發展不起來。
“基礎設施落后,垃圾隨意倒在路邊,環境臟亂差,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吒祖村計生專干滕永秀這樣描述“昨天”的吒祖村。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做了近30年,她親眼見證了村里發生的每一個變化。“家家通水泥路,不少村民開上汽車;保潔員定期清理垃圾,村道干干凈凈;安裝了路燈,大家晚上的活動更豐富了。”滕永秀笑著說。
自開展鄉村風貌提升行動以來,吒祖村以美麗鄉村、幸福鄉村建設為契機,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同時,高度重視基層黨建工作,把文化、道德的元素融入到黨建工作中,積極探索美麗鄉村、幸福鄉村建設新途徑,使優秀文化更多地植根于基層,融入到生活,促進發展。
去年,吒祖村西村組村道旁新增了一條長30余米的黨建文化長廊。優美的黨建長廊、圖文并茂的黨建標語,成了扮靚美麗吒祖村的一道亮麗風景。“文化長廊內容豐富,通俗易懂,我們能在上面學習到很多東西。”經常在這里休閑的村民說。
脫貧攻堅戰打響后,吒祖村實施“分片包戶、跟蹤聯系”的模式,將吒祖村分成7個片區,安排黨員干部負責聯戶跟蹤,深入開展“月走訪”活動,挨家挨戶走訪,耐心溝通,及時發現和解決貧困戶的生產生活難題,全力落實幫扶政策。2019年底,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在吒祖村駐村工作隊員韋岱志看來,脫了貧的同時,工作隊也不忘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的成果。對此,吒祖村全力落實小額信貸、以獎代補等各項政策措施,發動村民發展“紅姑娘”紅薯種植、肉桂種植、家禽家畜養殖等產業。2020年,全村“5+2”產業覆蓋率達90%以上,建檔立卡戶家庭年人均穩定收入均超過8000元。
同時,村“兩委”積極推動“引企入村”,以資金入股合作經營的模式發展富硒米種植產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解決農民土地量少、分布零散等問題,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切實把土地流轉和產業帶動促進農民增收工作落到實處。2020年,吒祖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萬元,從“空殼村”變成了“富美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