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港口區力促經濟平穩運行
□ 蔣競嬈 吳 宇
2020年,港口區統籌疫情防控和穩增長兩手抓,以穩中求進為總基調,著力在重大項目建設上下功夫,在發展改革上求實效,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再提升,積極主動作為,強化投資拉動和產業支撐,并統籌服務業聚集發展,推動全區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港口區全面落實工作部署,不斷深化“項目為王”理念。2020年,港口區召開項目現場會、協調會,加快推進柳鋼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一期)全線投產、核電二期、華昇200萬噸氧化鋁等自治區重大項目,粵橋新材料、恒港化工、川金諾化工、源盛礦渣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也取得新進展。
港口區列入2020年市重大項目共78項,總投資309億元,年度計劃23.7億元。其中:續建53項,計劃開工4項,計劃竣工4項,前期17項。2019年-2020年,港口區獲中央投資項目9個, 其中2020年2個,總投資822萬元,獲得中央支持535萬元,資金到位率100%、開工率100%。
港口區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開放合作水平。港口區制定《2020年港口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分工方案》,全面抓好不符合《條例》的現行文件、規定的清理、修改、廢除工作。一方面,港口區全面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積極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項目審批制度,改進審批方式和服務模式,壓縮辦理時間,提高項目的審批效率。港口區實現90%以上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截至目前,港口區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已達100%;即辦件占政務服務事項總數比例為18.82%,比2019年增長1.5%;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進駐服務大廳比例達到100%。推動網絡辦事大廳與實體大廳“線上線下”“雙線協同”結合,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另一方面,港口區突出抓好國家、自治區各項降成本的政策和措施的貫徹執行,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用氣、用電、用水等成本,為投資者提供全方位、全領域、全覆蓋的招商引資服務。
港口區加強統籌協調,助推服務業聚集發展。
港口區全力構建快捷高效物流體系,以企沙漁港經濟區建設為契機,加快推動冷鏈經濟發展,大力發展煤炭、糧油等大宗商品供應鏈服務,統籌利用國內和東盟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拓寬國內外農產品供應和分銷渠道。
港口區積極培育一批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全力構建快捷高效物流體系,提升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的產業層次,挖掘消費潛力,打造本地品牌。港口區扎實推進建設一批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實施鄉村旅游提質工程,推進天堂灘海洋度假公園、企沙疍家文化風情園、山新民宿等項目建設,加快打造濱海觀光旅游帶。
近年來,港口區積極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不斷優化通關通行便利化,拓展企沙口岸、云約江南作業區等開放范圍,加快打造城鄉融合的空間發展新格局。做大做強物流規模,引導企業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經貿往來,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以承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重點,深化電子信息、專業服務、健康產業等領域投資合作,進一步提升開放發展新動力。港口區扎實開展灣企入桂活動,目前灣企在談項目18個、簽約項目32個、已開工項目26個,均有序推進中。
目前,廣西川金諾化工有限公司濕法磷酸凈化及精細磷酸鹽項目正在安裝生產設備。
黃廷福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