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思樂村淘:用行動為群眾創造實惠和財富
用行動為群眾創造實惠和財富
——記上思縣樂村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 周樹國 韋世仙
上思縣樂村淘是政府大力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綜合性電子商務平臺。接地氣的“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運營模式,結合本地經濟特色,通過信息化手段和互聯網技術結合,對產品進行包裝,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推廣宣傳,突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全方位開展縣域電子商務。同時,利用電商平臺為村民提供農產品代銷、網絡代購、金融保險服務、物流快遞收發、新農人培訓等服務。
家電下鄉 甘做農民“搬運工”
上思縣樂村淘管理中心的村鎮體驗店后臺系統于6月1日正式開通和開始線上交易,到6月28日,累計交易額達到18.5萬元。通過樂村淘平臺向農村輸送大量質優價廉的商品,如滿足農民生產需求的農具智能噴霧器,單月下單量達到180臺。該商品較同等配置的產品便宜近100元,直接節省生產成本18000元。
樂村淘各村級體驗店的選址一般是村里的小賣部、商店等,一般都是人口較多、流動密集的地方。每個體驗店都會擺出各類農具、家電的樣品和價格,除了質量保障之外,價格都會比市場上的低很多。村民們不僅可以以低價買到稱心的物品,還省去了搬運的功夫和費用。
南屏圩馮澤興體驗店作為100個電商服務點其中的一家,通過樂村淘平臺,為村民提供網上購物、產品代賣等服務。短短兩個月,在樂村淘網上商城,幫助村民代購了既實惠又正品的冰箱12臺、洗衣機2臺、智能噴霧器25臺等物品,還幫助村民將60公斤蜂蜜銷往縣城。這些措施,方便了村民購物,也讓自己通過電商創業,走出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
“沒想到在村里的小商店就能買到質量好、價格實在的冰箱,工作人員不僅幫我把冰箱搬回家里來,還說可以幫我把產出的幾十斤蜂蜜,通過電腦(電商平臺)賣出去,真的太不可思議了。”南屏瑤族鄉汪樂村的一位村民樂呵呵地說。
與農戶合作 農產品不愁銷路
今年6月開始,樂村淘通過平臺將上思特色產品銷往縣外,短短一個月內外銷總額達到5.2萬元,其中上思蜂蜜銷售額達到4.5萬元。另外,自6月中旬開始,上思縣部分百香果種植基地的產品陸續上市,樂村淘平臺通過與兩個基地合作,通過上思縣樂村淘特色館平臺,積極開拓全國市場,外銷日均達100公斤以上。7月中旬,上思樂村淘以高于市場價收購村民的野生靈芝,經過包裝之后,通過電商平臺,很快就把靈芝銷售出去。
再過一個月,就進入八角的收獲季節,上思縣南屏瑤族鄉等地的村民將收獲有大量的八角。目前,樂村淘正在努力聯系東北三省的客商,獲取供求信息,計劃把上思縣村民的八角銷往外地,讓農特產品走出去,讓老百姓享受到真正的實惠。
不少村民聽說樂村淘能給農產品帶來銷路之后,紛紛到村中樂村淘的電商服務點表示要加入電商平臺。那琴鄉的一位村民說:“家里在田邊放養了不少的土鴨,要是樂村淘能收購回去,我們村里面就有很多人想擴大土鴨的養殖規模。”在妙鎮佛子村的村民也表示:“我們村的小糯米每年都產出很多,假如他們能大量收購,幫我們賣出去,我們將會擴大香糯的種植規模。”
開創電商平臺 助推產業扶貧
上思縣樂村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自今年3月注冊成立以來,累計開發86家村鎮體驗店,覆蓋全縣的8個鄉鎮及48個行政村。目前,在上思各鄉鎮已簽訂及建設108個村級電商服務點,每月的線上訂單交易額有6萬元以上。
今年5月4日,樂村淘主動參與全縣的脫貧攻堅工作,與共青團市委、縣委啟動“上思縣100家村級電商服務點”的電子商務下農村工程,提供平臺幫扶本地青年人通過創業脫貧致富,推進本地農特產品通過互聯網渠道走出廣西,積極配合政府開展精準扶貧、電商扶貧的相關工作。
除此之外,樂村淘積極與上思縣本地企業合作,以“公司+合作社+電商平臺”的產銷模式,分別與上思奇山秀水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上思玲芝堂藥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將本地特色種植產品牛大力、辣木、鐵皮石斛等優良品種依托互聯網渠道擴大銷售面,暢通各類銷售渠道,吸引更多的貧困戶加入專業合作社,助推產業扶貧。